|
进入《建言议政》互动论坛
[编者按]在新形势下,为了支持和促进各级人民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建设依法行政、高效便民的人民政府,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天津电台新闻台、北方网新闻部和市政府建议提案处理办公室,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有关工作部门,多次协商、筹划,推出了“建言议政--天津市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专题报道。本期的话题是:关注无障碍设施。您可以通过北方网浏览该系列报道,也可以收听天津电台新闻台(调频97.2兆赫中波909千赫,节目播出时间:每周一早7:30--8:00首播晚19:30--20:00重播)。
2002年,天津市提出要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示范城”,今年10月份,国家相关部门将来津验收。验收合格后,天津将成为全国首批无障碍设施示范城之一。近日,记者就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采访了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市人大代表马金然:我记得曾经有一次在散步过程中走在盲道上,晚上遛弯儿,问了几个人,我说您知道这起什么作用吗?有的人甚至说,防滑。
市政协委员铁丽彬:咱们在这能谈到这个话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跟人的高一层次需求的进步。对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问题还是一个宣传。因为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这个无障碍设施还是跟一些特别具体的事情联系起来。最具体的像盲道。但是据我所知,无障碍设施这个话题应该是远远超出这个范围的,而且它的受益人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公民。
记者:铁丽彬委员说到无障碍设施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这一点平时还真没意识到。市建委设计处处长赵建设和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人王健康对铁丽彬委员的这个意见特别赞同。
赵建设:无障碍设施的出发点和要达到的作用就是要让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在自立的条件下去平等的参加社会活动。无障碍设施主要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无障碍设施不仅是为肢残、视障的人来提供方便,同时对老年人,对妇女、儿童同时提供方便条件。
王健康:无障碍设施是为行动不便者设置的,实际上就像一个建筑物有窗户有门一样的要有这方面的设施。刚才说了老人、妇女、儿童、残障者,而且每个人有小的时候有老的时候,每个人的亲属有老的有小的。另外做完坡道负重者肯定是要走坡道。那么说健康人也可能使用。所以跟每个人都直接相关。
记者:由此看来,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是全体市民都受益的事,那么在无障碍设施示范城的创建过程中,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但是现阶段还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其中最普遍的就是盲道被违章挤占或挪做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宋立委员、铁丽彬委员分别对此提出了建议。
宋立:比如,我看到的现象,商家、企业、学校,他门口的那些无障碍设施就好像跟他没关系,自行车、私家车就随便的停在那了,也可能就在那停车五分钟,但是你就占用了这个盲道,说不好听就是侵占了残疾人的利益。现在城市车辆越来越多,他停车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就建议从设计上怎么让他更科学化,更合理。又保证商家的利益,又保证盲道设计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正常使用。
铁丽彬:现在这些无障碍设施影响它的正常使用主要一方面还是来自临道路的一些企业、单位。象今天来的道上,我就看到好多马路都改成停车场了,这方面的意识特别淡漠。希望这些企业、单位能够为了自身的企业形象,加强无障碍设施为其他人提供方便这样的意识。虽然现在立法上,还没有对他们的这些占用、侵犯,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是应当从高一层次,至少从企业形象上应该注意这个问题。而且从管理部门我觉得也是一种意识问题,你必须有这种意识才能严格管理。
记者:各种车辆占压盲道是一方面,我们还总能看到报刊亭、电话亭、甚至是电线杆、垃圾桶也在占压着盲道。赵建设处长感到,委员们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正是目前无障碍设施管理的难点。
赵建设:道路设施随着功能的增加越来越多,管线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将来维修时破车行道,所以都挤在人行道上了。所以人行道上这些管线排布就非常密,又要种树,还要按指示牌,这个盲道的位置范围就非常小了。所以这个就有待于将来在总体的道路管线排布上,把盲道作为一个专门固定的线,跟其他管线一样同时排,做到保证这个设施能够落实。电话亭、垃圾桶这些都属于地面设施,因为是不同的部门在做,也是不同的时间在做,如果都能做到象和平路当年改造,所有的设施统一一个规划、一个部门来组织实施,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个有待于整体工作都要协调好。刚才宋委员讲的关于盲道设计和使用的关系,实际上道路上的盲道,它的位置是道路范畴的,他是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增加一条专供盲人通行的带标志性、带感觉得一条路。按道理讲,相邻单位就不能在公用道路的范围内停车或者设置其他障碍。这个无障碍设施跟其他道路设施是一样的,比如井盖、交通管制信号、公共管线等等。现有的管理模式也应该对这部分起管理作用。
记者: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统筹考虑,另外我觉得有些人占用盲道可能也不是故意的,说到底还是反映出这方面意识的淡薄。毕竟,无障碍设施走进我们的生活还是最近这两年的事。结合创建国家无障碍设施示范城,2002年以前的公共建筑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造。据统计,需要进行这种改造的公共建筑全市就有7000多处,另外还有5000多个通道需要改造成坡道。目前,这些改造工程都在紧张的进行着。提到无障碍设施的新建和改造,铁丽彬委员建议,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实施。
铁丽彬:我觉得这个无障碍设施应该严格的按照标准去建设,而且在竣工之后应该按照严格的标准去验收,不能在咱们现在有了这种意识的前提下,最后再造成一些遗憾。新建的就不能再出现改造的问题。但是这方面问题也是不少。前两天的城市快报上,照了好多相片,就是新建的道路盲道的设置很不符合规范。再有我见到的像前几天刚竣工的咸阳路,它的盲道建设也是很不规范,有些跟树坑就连在一起了,有些横跨井盖,这样的道路不合格就不能让他验收成功。还要从立法和制度上入手,一方面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分工,加强这些设施的维护管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人,依法进行处罚。新建或者在改造当中出现的那些不符合规范、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原因到底有几方面。施工单位有没有条件完全知道这些要求,再有这个验收的单位,在验收当中怎么样去把握这个标准?为什么现在咱们大家都在重视这个问题,又有了这么明确的标准,到现在为止就在最近还出现这种(不符和规范的)设施有建成了。
记者:针对铁丽彬委员提到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问题,市建委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人王健康介绍了无障碍设施的一些具体标准。
王健康:我们无障碍设施要求不仅是点,还要求连成片,从我们的技术角度上来讲,就是使行动不便者能够通行、到达和使用,要求我们这个功能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比如说门口有坡道,轮椅上去了,但是里面又有好几步台阶,就没办法了。或者说,坡道做了,那个门不符合要求。同样轮椅也进不去。比如咱们的坡道栏杆,一般的栏杆从坡起的时候到头就行了,咱们不是,咱们在水平还要延伸出30公分,上边也延伸30公分,他为坐轮椅提前能借上这个栏杆的劲儿。无障碍的卫生间不仅有开门拉手,还有一个关门拉手,坐轮椅进去以后,那个门把就离得很远了够不着,所以在近端有一个关门拉手。这个盲道的两侧要有20公分到50公分的距离。比如说入口的坡道,坡度是有很多要求的,不能一上去就掉下来了,控制不住摔着人了,这个坡道是谁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比如说扶手的高度,65公分一道、85公分一道,然后下面有一个挡台,就防止轮椅前面的导向轮突出去,掉下去。在比如说,剧院、体育设施、音乐厅之类的,要设置轮椅席位,那个轮椅席位也有很严格的要求,不是说找个地方划一块就行了,它也有安全问题。把人的安全、使用、方便这几个因素都得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无障碍设施。全国一个残疾人的会议在广州召开,在广州地铁站的站台上,几个盲人丢掉盲杖在那赛跑,这就说明它的设施到位。所以在设施的设置上一定要按照规范去做,而且要想到使用者使用的方便。
记者:据介绍,我们现在的这些标准已经跟国际接轨了,但是呢在标准的执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王健康说,这正是在创建无障碍设施示范城的过程中要下大力量解决的。
王健康:目前就在咱们城市里,旁边挑出来的窗户的防盗罩、空调的室外机,还有现在的电话亭,当然报刊停占压盲道不止一处。还有井盖,这个大伙看得最多,到井盖那,绕一下。在某一个区路口上的坡道和盲道交岔处,就在盲道正中指路牌的棍立在上面,还有电线杆直接立在盲道上。这种现象都发现过。所以这就是在改造当中和我们检查当中致力要解决的问题。从我们最近检查的情况来看,最近在东丽区,他把井盖做了改变,直接在井盖上镶上盲道,盲道就直通过去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当然在检查中也发现这种情况,有些单位比较豪华,无障碍设施我有钱,也做了,装饰性很强,但是不符合标准。简单说,这个扶手栏杆的粗细,按规范要求是便于把握、使用。有些做的特别粗,像我们这样的手都把不住,换成一个个再小点、手再小点的(残疾人),根本就用不了这个东西。所以我们在改造提的这些技术要点里,我们提要按照标准做,而不要自己发挥。
记者:一些公共建筑里的无障碍设施都特别周到、细致,小小的栏杆、门把如果按技术规范做了,就能让残疾人跨越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些障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交通系统中,也逐步增加了各种无障碍设施。不仅有供盲人使用的过街音响提示器,盲文公交站牌,而且象轻轨、地铁等这些现代交通工具,更是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乘坐需求。
王健康:轻轨的设计中在一些主要的大站,人流集中的站都设置了垂直电梯,也就是从地面直接可以通到站台。有这个设施但不是所有站,人流比较少的情况下就做这种辅助的升降台上去。简单来说是这么一个设施,它就是一个能够放下轮椅的托板,这个托板是挂在楼梯的扶手上,这个扶手是专用扶手,里面有传送带,它可以随着楼梯的斜坡向上走,都是自动控制的。坐轮椅来了以后,按一下呼叫按钮,像电梯一样自动下来,下来以后把托板打开,轮椅可以上去,两侧还有保护的挡板,防止轮椅滑移,再有安全带。坐轮椅者自己一按按钮就上去了。在新的(地铁)一号线,包括以后的二号线、三好线的方案中,在垂直交通方面都已经考虑这些无障碍设施的问题了。现在天津站,进站进入候车室没问题,但是从候车室下到站台,没有这个垂直交通,包括出站也没有解决。北京站已经改造完了,天津站近期可能要进行改造。
记者:除了这些硬件建设以外,一部规范天津无障碍设施的地方性法规也将于今年10月份之前审议通过,使本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随着代表、委员和具体负责同志探讨的逐步深入,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无障碍设施是为每个市民服务的,也需要我门每个人共同维护、珍惜。
马金然:无障碍通道现在正在修筑,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让我们全社会所有的人都来关注我们的弱势群体。
宋力:就跟咱们一个家庭似的,买了房子装修好了,这个孩子在这画画,那个在那边安点什么,就不成样子了。这个管理特别重要,我觉得比建还重要。
铁丽彬:加大无障碍设施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的公民认识到无障碍是方便社会每一个人的,从而树立人人维护和保障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的公德意识。
王健康:一个是建设单位本身的意识,一个是管理单位管理措施的得当,更重要的是全体公民的无障碍意识,把这个事情交给老百姓,让大家共同来维护、监督。
赵建设: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会逐步有所改善。
欢迎继续关注“建言议政--天津市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专题报道。
|